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主题展 第一回
Duration : 10:00 -- 18:00
Opening : 2008-5-8 (星期四) -- 2008-6-8 (星期日)
Venue : 熏依社画廊·上海上海莫干山路50号3号楼103/208/203
Tel : 021-52527198/021-62765736
Web : https://shunartdesign.com/
Artist :
展览介绍:
5月8日,上海熏依社画廊将举办《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主题展》。邓丽君,相信在很多人心里还是一个传奇。这一天,一个逝去经年的 名字被人们重新提起。或许是源于她眼神中那份自信和温婉,或许是源于那温柔甜美的声音给人的慰藉,或许是源于身着旗袍出现日本歌坛的淡然自定,又或许是源 于对那个封闭年代的抗争,源于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在流行音乐中很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她那样,如此长的时间内如影随形地影响和陪伴着一代人成长。甚至在她逝去后,影响历久弥坚,十亿个掌声依然如故。
参加这次邓丽君主题展的主要是一批年轻艺术家。他们用油画,雕塑,铅笔画,影像,艺术海报等多元的形式表达对邓丽君的及其那个年代依稀的回忆和属于后现代的理解。
邓丽君符号式的一串数字显现在一片苍茫的白上,曲岩深厚的功力和浓重的笔触显露无遗,沉浸其中也品味到对岁月流失和时光不再的怀伤。“又见炊烟”里的追 问,浓重杂乱的笔调除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也体现80代人对于时代的矛盾和挣扎。昆虫永远是日籍画家磯部勝士郎画中的主角,这次展出的几幅画中,他将一种台湾 独有的蝴蝶幻化为邓丽君,用细腻的笔锋勾画了她生命中的情结。邓丽君曾说上海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可惜时代的因素她有生之年并未能踏足,潘潇潇在画中把她塑 造得上海韵味十足,后生用纪念弥补已逝人的遗憾。
还有罗祥圣的雕塑,来自西班牙的roman创作的影视作品,以及多样的艺术海报。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一定会使这次的年轻艺术家展呈现出独特的视角而且活力十足。
永远的邓丽君
1995年5月8日,亚洲的一代歌后邓丽君逝世。我是在广播里听到的消息,真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更希望那是媒体一时搞错了,以为媒体会发布刚才的消 息来源有误,深表歉意之类的声明。起初家里老爸是邓丽君的歌迷,久而久之家里一直在放我也就随之喜欢听了。因为那时生活中最常听的歌声,从挣开眼到睡觉 前,老爸听的都是邓丽君。
音乐制作人古月曾经说过,「柔软的甘甜的背后有种令人怜爱的悲伤。那是与生俱来的」我却认为她的柔柔的甜甜的背后有一种强有力的力量,那是可以给人勇气 和希望的。她的歌,在台湾,在香港,在大陆,在新加坡,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在日本大受欢迎。在中国听惯革命歌曲的人们,听了她的歌声后自然会被痴迷 于邓丽君,那是很单纯的文化冲击。在东南亚的华人社会里,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华侨听到邓丽君的歌声,会引起几分背井离乡的乡愁。在日本,「偿还」「爱人」 和「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创下很多历史纪录,日本的有线大奖,唱片大奖,红白歌合战都可以看到颁奖台上的筠影。唱片销售也达150万张之多,「爱 人」的有线点播榜第一名的14周蝉联,连续3年的有线大奖和红白歌合战出场等等都创下了历史纪录,至今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这个纪录。
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和她可爱靓丽的美貌都是她成为一代巨星的必然,而聪慧的邓丽君一生所唱的歌里,有不少是日本歌和中文歌的翻版。那在文化上自然而然就传播了彼此的意蕴,在这个层面上我称邓丽君为「通过歌声横架桥梁的文化使者」。
在邓丽君逝世10周年时,电视里频频有纪念邓丽君的节目,在日本还有一部邓丽君的电视剧。而在艺术界策划邓丽君纪念主体展的应该是第一次。我们这次策展得到了瑞信银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才可以成行,在这里要特别鸣谢瑞信银行的酒卷小姐给与画展的支持与帮助。
画展分两部,第一部在5月8日邓丽君纪念日举行,参展的艺术家都是年轻的第二代小邓丽君谜,他们的作品有平面作品也有立体作品和影像作品,表现手法丰富 多彩。第二部会在6月份举行,加上邀请展的艺术家作品,他们理应属于第一代邓丽君的歌迷,或者说是邓丽君的同时代人,是瑞信银行的专场派对展。 很希望我们有朝一日,可以将持展览在亚洲区域作巡回展,让更多的歌迷看到纪念邓丽君的作品,让人们重新确认她的伟大功绩。
永远的邓丽君,永远的歌声……
shun于上海家中
2008.05.08